查看原文
其他

逆风吐槽宫崎骏,全世界我只服他

毒Sir Sir电影 2023-07-28
前天《天空之城》上映,Sir发了文,但老实说还不够尽兴。

对于这部N刷的作品,如果还想挖掘出什么不一样的动机,也许只有找他——

世界上最了解宫崎骏的人。

他说:“第一次看《天空之城》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他说:“我还是更喜欢宫崎骏早期的作品。”

他是谁?

他凭什么敢这么说?

看看他的姓氏你就明白了——

宫崎吾朗,没错,宫崎骏正是他的父亲。

△ 宫崎吾朗手绘贺图

他1967年出生,今年56岁。

能做导演,作品有过豆瓣8.0,也有过5.5。

能做工程管理,主持建设吉卜力公园。

趁着《天空之城》六一重映之际,Sir和宫崎吾朗聊了聊。

他坐在吉卜力工作室,一身休闲的格子衬衫,平易近人,神采奕奕。

△ 与宫崎吾朗视频聊天的截图

抱着见吉卜力传人的期待,中途Sir却一度怀疑遇见了“宫崎骏黑粉”。

只能说。

这次聊起宫崎骏的动画,多少带点私人恩怨。


01
“让男主角在电影一开头就弑父,我也犹豫过”

Sir看的第一部宫崎吾朗的电影,是他的长片处女作《地海战记》(2006)。

一开头,便是个惊世骇俗的情节。

身为王子的男主角,初次登场,脸都没露,就把他爸杀了……

影视剧里,弑父的剧情并不鲜见,但出现在宫崎吾朗的电影里,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宫崎骏的老冤家押井守在《并不想说坏话!无人敢评的吉卜力功过》(真的吗?我不信)一书里暴言:

二代们想要做出成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弑父。

还揶揄了宫崎吾朗先生,曾经在他问起关于这段剧情时的语焉不详。

这一次,好不容易见到吾朗先生本人。

Sir当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宫崎吾朗——

王子杀死父亲,这是铃木敏夫先生出的“好”主意。(编辑注:铃木敏夫是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表董事制片人,也就是宫崎骏背后的男人)

△ 首映礼上连线铃木敏夫

我原来想用另外一个方法,但是铃木先生说,杀死父亲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又上了当,我还认真地问了一下,可不可以这么改?是不是不好?他说没关系的啊,你大胆地去改。

我想不管在哪一个社会,或者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家庭,一定会有父和子对立的现象存在。这时可能有两种对应的办法,一个就是逃避,一个就是勇敢反抗。

我当时也是在想到底应该要逃还是要去战,会有一些逃避的想法吧,但是偶尔也有想要跟他斗,或者要打败他的冲动,我自己可能更想把这个冲动更直接地表现在电影里,并不是一定要去杀。

我们要知道当时那个时代的背景,我们叫“婴儿潮时期”(编辑注:战后1947年至1949年),现在是55-65岁,或者65-70岁的人的父母,那一辈,他们在婴儿高峰期长大,他们的斗争精神,或者说所有的精神都是热情高涨的。


他们为这个社会建设奋斗,总是热情高涨,也有很多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把这种压力传递给他的孩子们,周边有很多的年轻人也是在对国家建设贡献很大的英雄父母之下成长的,这是很难的。

当时我周边有很多的年轻人,类似会有我想逃避,或者父辈斗争的想法。

对我来说,宫崎骏有不同层面的意义,首先我们都知道他是做了很多非常优秀作品的动漫导演,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公司他的地位比我高,所以他算是我的上司,是我的老总。同时他又是我的父亲。有这三重意义,对我来说意味着三重的压力。

所以我觉得在三重压力,或者有三个影响的情况下,我可能就做不出依照自己想法的作品。我们以前请过一些很有名望的导演到吉卜力来工作,但是很多外请的人都受不了我们老总的压力。

所以我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只能跟他斗,才能把我的工作做下去,我们创作作品的时候,有一些因为意见不同的争吵,争吵之后,我们父子俩三年没说话。



02
“现在的话,100分里,我给宫崎骏打10分吧”

Sir和宫崎吾朗先生分享了一件巧合的小事。

前几天,Sir随机播放红心歌单,一首悠扬的日文歌响起。

正是他导演作品《来自红花坂》里的插曲,曲名叫做《深蓝色的波纹》(紺色のうねりが)。

他很意外Sir居然记得这首歌,告诉Sir,歌词由他和父亲共同创作,取自日本小说家宫泽贤治的一首诗。

但和你们想象中的“上阵父子兵”不同。

这部电影的背后非常剑拔弩张。

“三年没说过话”,并不夸张。

当时宫崎骏正忙于另一部作品,可他根本放心不下儿子这边,时不时就要到宫崎吾朗面前溜达一圈,他看看这,看看那,就是不跟吾朗说话。

宫崎吾朗为了避免他指指点点,连分镜图都不给他看。

一提到这个儿子,宫崎骏不是叹气,就是发火。

-如果您和儿子一起做一部电影怎么样
-没这个兴趣
-没有灵魂的画,不画也罢
-吾朗还是不做导演的好


而宫崎吾朗的回击,更是一招“致命”。

他是个零分父亲,在家里一无是处。

尽管总被评论说在模仿宫崎骏,但宫崎吾朗在作品中留下了专属的个性。

比如,《地海战记》中的男主角,小王子亚刃,弑父之后,踏上旅途,想要甩掉自己的影子——这是个无法认同自我的男孩。

而在《来自红花坂》里,吾朗最初构想的女主角小海,因为年幼丧父,同样性格沉郁。

与宫崎骏电影里总是阳光、积极的主角们大相径庭。

只是,这个方案最终没有被采纳。

如今,十多年过去,做过导演,经过挫折的宫崎吾朗,与那个零分父亲,和解了吗?


宫崎吾朗——

我和我父亲所处的时代不同,再回顾我父亲年轻时,很多人热情参与到建设国家大的工程当中,当时是一片废墟,很多人都是带着某种理想,带着理想主义生活和工作。

他很多作品都体现了那时的时代背景,比如说初期的一些作品。很多作品里的故事,是讲在大事件或者大悲剧当中,主人公怎么去积极应对,怎么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国家建设好了,离我们所认为的一些理想、愿景貌似有点遥远,再就是我们也没有要打斗的敌人,就比较安逸。安逸的时候,就开始会思考我该怎么办,出现一些徘徊的情绪。

我们两个不同的主人公的性格,就代表了我们所处时代的背景。

当时宫崎骏主张女主人公小海应该是非常开朗的性格。但是我根本没法设想她会成长为一个非常开朗的主人公。所以对于一件事情的感受度,就是我们的感觉这方面就会有很大的落差。

不过我现在再去回想,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改动。


宫崎骏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父亲。但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家的时间几乎为零,我们几乎没有见面的时间,也没有相互聊天和沟通的时间,所以说不上对他有慈祥或者严厉的印象。

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了自己做导演和做父亲的经历,再去评价,我想100分当中能给他10分吧。

从0到10是质变式的增长。

作为父亲,我想我一定会高于10分的,起码能达到50分,这是我自己希望的,不过也不及格,我一直对自己没有太大的信心。


03
“去工地现场是最开心的,不想做导演”

如果不好好努力工作,就要回去继承家业。

这种在普通人看来“甜蜜的烦恼”,对于宫崎吾朗来说,或许没那么甜蜜。

宫崎骏不认可宫崎吾朗的导演才能,宫崎吾朗自己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毕业于信州大学农学部森林工学专业的他,从事过不少公园绿地和都市绿化相关的企划和设计工作。

本该和父亲的事业八杆子打不着,但1998年,铃木敏夫找到他,请他设计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设计完成后,他又于2001年至2005年5月出任首任馆长。

从此,自己和父亲的事业便交织在了一起。

△ 宫崎吾朗主持建造的吉卜力公园

宫崎吾朗——

去建筑工地现场是最好的,最开心的。我可能不是太擅长坐在办公室工作,如果在现在的选项当中选的话,我更喜欢去公园的建设工地,去工地现场。

当初我没有想要做导演。可能大家都知道我当初之所以进到吉卜力,是因为我要参加吉卜力美术馆的建设工作,这是我来到吉卜力工作的初衷。

当然美术馆一旦完成了之后,作为美术馆的负责人,就觉得应该要不断有新的电影充实它,才能使得我们吉卜力往下延续下去。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工作室里有宫崎骏、高畑勋这样的大腕,有这两位大腕在,就很少会有年轻人或者新人作为导演加入吉卜力团队当中。

所以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来做一次导演,就一次,如果连我都能做的话,会不会促进年轻的导演加入我们团队。

我以为我完成这一个作品之后就结束了。‍

△ 吉卜力公园

当时我担任美术馆馆长,美术馆是需要董事会和理事会的,我给他们汇报一下兼任馆长的同时还要做导演,理事会的会长不同意我这么做,我无奈之下,辞掉了美术馆馆长的职位。

但是后来发现做完导演,几年之后,已经有新的人接任馆长,我没有办法,就在吉卜力院子里来来回回地走,铃木先生看到我,说你没有事做了,那再去做导演吧。所以我现在可以冷静地回顾,告诉你说我是一步一步被铃木骗到现在的位置来的。

可以说,没有一部作品是我衷心地,打心底就想做的。

但在吉卜力,需要有人去完成。


04
“宫崎骏出名之后拍的电影,没有早期那些经典”

宫崎骏曾说:他画动画,就是为了逗儿子开心。

吾朗5岁时,宫崎骏制作动画电影《熊猫家族》,里头熊猫爸爸下班的车站就是宫崎骏家门口的样子。

在父亲缺席的童年里,父亲的动画,是他重要的同伴。

随着他的长大,宫崎骏也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成为蜚声国际的一代巨匠。


从《龙猫》(1988)开始,几乎他的每一部长片都会拿下些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奖项。

《千与千寻》(2001),柏林金熊奖,冲破电影界历来对动画片的偏见,成为了影史首部获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动画片,又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安妮奖,更是使之到达职业巅峰。

电影的票房纪录直至去年才被《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超越。

《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获得威尼斯金狮。

《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风起》还提名了奥斯卡……

但荣誉和光环下的宫崎骏作品,却不一定是宫崎吾朗最喜欢的那些。

在被问起最喜欢父亲的哪一部作品时,他如是说。


宫崎吾朗——

这个最不好回答了,你问一个我最不喜欢的电影吧(笑)。我们不说最喜欢的,说几个我喜欢的吧。

有时候人就得逼,我认为在不得不做创作的时候,做的作品或者电影反而会更让人喜欢。比如说我父亲年轻时代的《魔女宅急便》《鲁邦三世》《天空之城》我都非常喜欢,这几部电影把我父亲最好的才能都展示出来了,非常纯粹。

因为做这几部电影之前有一些不得不去做的紧迫性,当时会有一些任务,一定要让这个电影成功,或者一定要让观众喜欢,可能有这样不得不去关注一些点,反而会做的非常好。

但是等我们出名之后,人家投资者说宫崎骏先生你拍一个你喜欢的电影吧,反而就不会变成这么经典。

我觉得选一个好的主题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最关键的要素,但现在对我来说,宫崎骏后期的作品有些是为了作品而作的。

为了要完成一部作品,就要不断地去寻找题材和主题,但是又找不到很好的主题。

而且为了要把自己的作品弄好,把故事讲圆,要往里面加很多元素,所以作品就变得不那么纯粹。

除了电影以外,除了宫崎骏以外,有很多其他领域的作家、创作者、动漫导演都会有类似的现象。


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太出名的时候,所谓的目标或者目的是被别人看到,别人会告诉你,我们要达到这样,我们只是纯粹地奔着那个目标努力就好,但是等我们实现了那个目标,有了年龄,有了经验,尤其是有了名之后,下一个目标或者终极目标就需要我自己去定,这个是非常难做的一件事情。

我们有一个目的,有一个终点,能看到终点,我们奔着跑就好了。但是我们到了终点,再找下一个终点,尤其是在我们有名的时候,下一步要去哪里,这个很难把握好。

我们现在可以感觉到,去往下一个高地,是真的非常困难的事情,总是觉得我可能达不到这个高度,就会把这个高度设的更低一点,或者找一些理由,就是不会逼自己往前走得太高了,等等,这样就会显得更难。

因为该有的都有了,你也没有必要逼迫自己再走那么艰难的路。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做电影的人,最让我们高兴的,让我们想要走向下一步的,一定是我的电影有更多的人喜欢,有更多的人看。

不过,宫崎骏导演已经82岁高龄了,创作本身已经融入到他整个人生里面,或者等同于他的人生。



05
“《天空之城》当年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印象,但后来觉得这是我父亲思想的结晶,理想主义,是吉卜力的关键词”

最后,我们聊到《天空之城》。

这部豆瓣9.2,好过99%动画片的电影,常年居于豆瓣top250前列。

是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少女希达和少年巴鲁,在一群海盗的帮助下,飞上天空,寻找失落的帝国拉普达。

在这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的宫崎骏后来几乎所有动画的始终不变的元素。

少男少女的冒险、对于飞行的热爱、对于人类之外王国的想象、和平主义、环保主义,以及对自然、生命的爱。

久石让清亮而哀伤的音乐之外,你还会记得只属于这部电影的几个瞬间。


电影1986年上映时,宫崎吾朗正在读大学,刚成立不久的吉卜力工作室还没什么名气,大概很少人料得到,工作室未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包括宫崎吾朗在内。

可无论电影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似乎都没有变得更好,战争不断,纷扰不断。

当戾气越来越重,人与人、阶级与阶级、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一触即发。

再看这些表现爱与真善美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


宫崎吾朗——

那个时候我刚好是大学生,大学生生活比较充实,学习也非常忙,我当时也在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很遗憾,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印象,不好意思。

当时完全对未来没有任何的展望,就是一个电影的感觉,平平淡淡的。

再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内幕插曲,《天空之城》之前有一个《风之谷》,电影非常成功,成功之后就有很好的收益和资金了,有了这个资金之后,父亲觉得这么多钱,我也不能自己花,怎么办?就问了一下周边的人,铃木先生说我们就把这个钱投给高畑先生,高畑先生当时做一个纪录片,我们就把这个钱投到那上面了。

后来,还没有制作电影之前,这个钱就被花没了,我们马上要面临破产危机,没有办法,又去找铃木先生咨询,怎么办?铃木先生说,那我们只能再做一部电影了,之后就出了《天空之城》。

世事难料,当然拍《天空之城》的理由或者说契机是被逼的,我们实际的的成功又跟它有落差。当然虽然是被逼的,但是《天空之城》是我父亲从大学时期就一直惦记和酝酿的产品,只不过在后来才作为一个点子,一个剧本,一个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积累产生了非常好的成果。


当然我后来也看了几次,就觉得这部电影应该说是宫崎骏导演的结晶吧,有很多的部分,包括少年或者是主人公去冒险的地方,整个冒险的过程,还有跟他周边喜欢的人的态度和感情,这些都是充分地反映了宫崎骏导演想表达或者他所拥有的精神。

《天空之城》最主要的内容是给我们一个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整个故事情节是儿子寻找父亲,寻找一个梦想的之地。

后来虽然也是找到了,但是发现父亲所说的“天空之城”其实已经是一个文明坍塌之后,被破坏了的遗迹,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完美,它有非常好的一面,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教训,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其实每次都是重蹈覆辙,有好的一面,都有不好的一面。

这也说明我们认为有一些东西是好的,来寻找它或者为它拼命,但是结果并不一定是我们所希望的,这是人生的道理。

虽然我们达到的结果不一定是我们所想要的,但是我们为之努力的过程中,又成长了很多,结识了很多伙伴,培养了很多感情等等,这就是整个故事情节。它要传递的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我想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向往理想的在每一个时代都是普遍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电影如果是积极向上的,或者有理想主义的,仍然给我们的观众,或者看电影的人一些共鸣。

理想主义,这个就是我们吉卜力的关键词或者主题词。当然这个理想主义涵盖很多的意思,比方说我们吉卜力,大家都知道铃木先生管我们的财政,我们去问他,他去挣钱,让我们整个集团或者公司有收益的理由是什么?

他会很直接的回答,就是为了创造下一个作品,而不是为了每一个人要多挣一点钱而已,那也就是说包括铃木先生,所有的吉卜力的员工或者人都是非常喜欢电影,非常喜欢做动漫,我们做动漫并非是为了谋求有名利,我们认为去做动漫的本身的过程就是快乐的,这就是一种理想主义。


06
尾声

如今的宫崎吾朗,正操持着吉卜力公园二期的建设。

这个公园与迪士尼、环球影城不同,园内没有大型游乐设施,建造的理念是,“不砍树伐林,不破坏原有园区,利用旧设备进行重新开发”。

游客们一进门,就会徜徉于吉卜力的世界,熟悉的动画场景、人物,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比如,变成废墟的拉普达的“天空庭院”、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凌乱又温馨的家,还有汤婆婆、无脸人、猫巴士、龙猫……

二期魔法故里、魔女之谷将于2023年秋季和2024年3月陆续开放。

如果要问,一个宁静又梦幻的童话之地该是什么样?

我想,那里便是了。

△ 吉卜力公园

聊天时,宫崎吾朗先生就坐在吉卜力的办公室里,已在图片、纪录片里看到过无数次的那间。

他的周围有一排书架,几扇窗,还有一只可爱的大号龙猫玩偶,窗外是五月里翠绿的树荫。

我们交谈时,偶有风过,叶子沙沙声通过屏幕传来。

恍惚间,似是能感觉到一丝来自小金井市的绿意和湿意。

这间了不起的动画工作室是如此朴素,却又是杰出智慧与才能的港湾。


《天空之城》由此诞生,彼时它还不是如今模样。

而在电影上映过的这三十多年里,他的父亲宫崎骏,以及以他为首的全体吉卜力导演、艺术家们,一直在为观众描绘着一个个美好而脆弱的世界。

那里的孩子们看得到龙猫,白狼神莫娜和她养大的人类女孩相依为命,煤球的灰尘是乱跑的小精灵,人面小金鱼波妞爱上了五岁的男孩宗介。

而这一切的源头,大概就是宫崎吾朗眼中的理想主义。

这是一种向前看的精神,如吉卜力电影里的那样,向往着真善美的世界。

也是他眼里,每一位吉卜力员工的样子,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努力着,从一个终点,去向下一个终点。

我们该庆幸,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才能不断见证着杰作的诞生与延续。

才能为心灵找到一片自由与纯净的应许之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莫多瓦尼雅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年度最佳预定!六月牛批

豆瓣9.4,这万年没见的CP又营业了

再炸这豆瓣top4,我们就没电影看了

今年第一部9分片,终于能看

他们何止网暴「家有儿女」

三集后,我确定这新国漫值得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